2025-10-29 06:12来源:本站
1、特里芬难题来源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2、特里芬难题是指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被选为全球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时,所面临的一个关键的两难选取。具体来说:需求增加与货币供给的矛盾: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各国对该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
3、特里芬难题是指:一个国家若想让自己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就必须通过贸易逆差来输出这种货币,但这样做又会导致该货币价值下降,影响该货币的世界信用;而若想维护该货币的世界信用,保持货币价值稳定,又需要保持贸易顺差,但这会减少世界货币的供应量,影响世界贸易的开展。
1、特里芬难题,又称特里芬悖论或特里芬两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所面临的根本性矛盾。定义与背景 特里芬难题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与一国货币的双重身份所导致的内在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在金融硕士考试中,特里芬难题是常考知识点,考生需理解其背景、成因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常见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考察考生对特里芬难题的综合理解与分析能力。
3、理论影响:特里芬难题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矛盾,预示着该体系可能存在的危机。它不仅影响了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世界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备考建议:在备考金融专硕时,不仅要记忆特里芬难题的概念和内涵,还要结合历史案例和现代金融市场实际,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影响。
4、特里芬难题,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在金融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39次的考频位列金融专硕必背知识点的第4把交椅。它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矛盾,一个双重身份的货币挑战——美元的魔咒。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难题的内涵。特里芬难题的核心在于美元的双重角色——既是国家货币,又是世界货币。

任何理论命题的成立都应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及对寓于其中的内在矛盾的揭示为前提。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正是寓于布雷顿森林体制之中的矛盾。早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尚处于正常运行的5O年代后期,特里芬就开始对该体制的生命力表示怀疑,结果,便是“特里芬难题”的提出。
答案:特里芬难题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所承担的两个责任之间的矛盾。背景介绍: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货币基金会员国货币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该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总结特里芬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揭示了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在流动性和稳定性之间存在的矛盾。这一难题的存在对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设计世界货币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