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把焦点放在了画作的反面

2025-09-07 18:24来源:本站

  

  

  马德里——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举办的一场新展览将聚光灯投向了画作的背面,让参观者看到了通常隐藏在视线之外的标签、印章和草图。

  展览的策展人米格尔·安赫尔·布兰科(Miguel Angel Blanco)说,展览的目的是改变观众的观点,把他们带到幕后,打开一扇“通往艺术秘密的大门”。

  他说:“这次展览远远不只是把画在墙上翻过来。”

  大约100件作品在两个黑色墙壁的房间里展出,其中包括从29家外国博物馆借来的画作,以及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和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等国际收藏。

  “我们想做一个国际项目,而不是局限于普拉多博物馆的画作,”他说。

  布兰科说,在准备这次展览的过程中,他在过去七年里对普拉多的大量藏品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从正面和背面看了大部分画作”。

  灵感来自普拉多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azquez) 17世纪的杰作《宫女》(Las Meninas),描绘了玛格丽塔公主和她的侍臣。

  在这幅画中,艺术家本人也在地板上的一张大画布上工作。在《宫女》的左侧,可以看到他正在创作的这幅画的背面。

  这幅巨画背面的真人大小复制品是展览的中心展品,展览于上月开幕,将持续到明年3月。

  其余的作品都是原作。有些画的一面贴在墙上,而另一些则可以从两面都看到,比如瑞典-奥地利画家马丁·范·迈滕斯(Martin van Meytens) 18世纪的《跪着的修女》。

  正面描绘了一位虔诚的年轻修女,跪着祈祷,而一位年长的修女在一旁看着。而画作的反面则令人惊讶——画中修女的衣服被撩起,露出赤裸的下半身。

  “未知的一笔”

  在某些情况下,画作的背面有标签、邮票或印章,这些标签、邮票或印章是后来放置在那里的,有助于追溯这些作品的历史——它们属于哪些收藏者,展出它们的宫殿或对它们进行的任何修复。

  展览的一个部分侧重于几个世纪以来用作绘画支撑的材料,包括铜、瓷器甚至象牙。

  这次展览展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巴勃罗·毕加索1937年的杰作《格尔尼卡》的原始担架框架——一种可以拉伸油画画布的木制结构——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历史上最动人、最有力的反战画。

  这幅名画是两年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个仓库里被发现的,二战爆发时,这幅名画被转移到那里保管。

  “他们看到有一个标签上写着‘毕加索,旧金山’,”他说,并解释说这是这幅画被带到的30个城市之一。

  布兰科说:“它被钉在担架框架上,又被钉了45次。”他将它描述为“历史上钉孔最多的框架”。

  他补充说,担架框架上有一个黑色的污点,“这是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未知的一笔,这一笔从毕加索手中逃了出来,在这个横梁上被捕捉到了。”

  《格尔尼卡》终于在1981年回到了西班牙。自1992年以来,它一直在普拉多附近的马德里索菲亚皇后博物馆展出。(法新社

纳趣吧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